職涯探索:工程師轉職設計師之旅

從電機系轉職 UX 再轉職 PM 的心路歷程

Mark Liang
15 min readMar 6, 2020
CakeResume 的職涯探索系列講座 #1

Hello 大家好!我是 Mark,目前在 Mozilla 台北辦公室工作,近期剛從 UX Designer 轉職成為 Product Manager 的角色。今年二月中受到 CakeResume 的邀約擔任了職涯探索系列講座的第一位講者,分享了我的職涯發展以及轉職過程中的一些經歷與學習。這篇文章是當時在講座分享的精華內容,也希望藉此文章幫助到更多有類似經驗的人!

這次講座的內容分成了三個部分:

  • 第一部分:我過去從電機系轉職成設計師 (UX Designer) 的經驗與學習
  • 第二部分:我在 Mozilla 工作四年多以來擔任設計師的經歷與體悟
  • 第三部分:我近期投入在 Firefox Lite 的經歷以及對我 PM 的看法

建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有興趣的部分去閱讀,全文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

第一部分:From Engineer to Designer

十年前的我,是個讀電機系的大學生,讀著電子學、電路學,想著以後大概就是進入科技業做工程師,甚至是做學術研究、做教職之類的。但那時候的自己雖然拼了命地讀書,好像也很難真的進入狀況。為了找回自信,那時候開始參加很多活動去發掘自己的興趣,也開始對電腦繪圖以及數位設計產生興趣。在這過程中也讓我發現,自己雖然喜歡探索電機以及科技相關的知識,但更好奇的其實是科技的應用層面,包含人與科技之間的互動,以及如何運用科技做出讓別人感興趣的作品/產品。

電機系→設計研究所

到了大學畢業前夕,我其實不太確定要繼續鑽研電機領域的研究,還是重頭來過去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互動設計,踏入一個未知的領域。為了避免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那時候決定兩個領域都申請!印象中我申請了一些設計學校以及電資領域的研究所共計 10 間左右,不過最後申請上的兩間都是設計的學校,包括 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 (CCA) 以及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也幫助我毅然決然地跳入了設計的領域,算是滿幸運的!

Some projects I’ve worked on at CCA

進入 CCA 設計研究所之後,我開始對 Interaction Design 這個領域很感興趣,包含數位產品的人機互動,甚至是互動藝術裝置的製作等等(我的碩士論文就是和公共藝術/互動裝置相關),算是結合我電機相關的技能到設計這個領域。對我來說,轉換到另一個領域的時候,除了要像海綿一樣的持續吸收新知之外,也要時時刻刻地想著如何好好利用過去的經驗,來結合新學習到的東西,把它變成自己的獨特點。我認為過去學習到的任何能力到未來也許都有機會派上用場,以我的例子來說,就是持續的尋找科技與設計的結合。

工程思維 vs. 設計思維

從工程背景轉變到設計領域的過程中,我認為最需要適應的轉變其實是思考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從收斂思考為主發散思考為主

Divergent thinking vs. Convergent thinking

學工程最擅長的就是優化流程,並且找出最佳解。但學設計需要擅長的是搜集各式各樣的資訊來幫助自己做設計上的決定,並且要理解到很多問題並沒有最佳解,更重要的是嘗試各種可能性,並且持續地提出問題來改善設計。

我當初在學設計的時候也很容易跳回工程的思維,想要走安全的路,選擇我知道一定會 work 的方式去做,而忘了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去思考跳出框架的執行方式。我相信很多設計師就算不是工程背景,也會很容易太快跳進解決問題的模式,太快把問題直接轉化成解決方案,而不是去思考問題背後的原因,或是以更宏觀的角度去做發想來找尋問題的源頭。

我這邊想強調一下,這兩種思考並沒有優劣之分,很多時候工程師和設計師都需要在這兩種思考方式之間不段的轉換,來找出更多可能性。

Learning #1:發掘自己的優勢

總結一下第一部分的內容:在過去這個階段,對我最有幫助的就是持續地去發掘自己的優勢;在大學的時候電機領域的知識比不過別人沒關係,做自己擅長的設計來找到自信;到研究所的時候設計經驗比別人缺乏也沒關係,結合自己過去電機系的技能,來創作不一樣的設計作品。因此,我認為想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好好的發掘自己的優勢,並且活用過去不同領域的能力,來創造自己獨特的立足點。

如果你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但不太確定自己的優勢在哪,我推薦可以找這本書 strength finder 2.0 來看看,幫助你在職場上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或是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涯發展。

第二部分:The Evolution of Designer’s Role

2015年,我從美國舊金山回台灣之後很幸運地馬上找到了工作,成為了 Mozilla 的菜鳥設計師,也想更深入了解 Interaction Designer 在公司中所扮演的角色。在 Mozilla 工作將近五年,也是經歷過風風雨雨,包括每年似乎都有的組織重整、公司方向轉變或者專案砍掉等等,算是滿有趣的體驗(?)

Mozilla offices including Taipei office 🙌

Mozilla 設計經驗

在 Mozilla 經歷過了各式各樣的專案後,也發現設計師在不同性質的專案中所能扮演的角色都不太一樣,舉例來說:

  • 之前做過 IoT (Internet of Things) 的專案,設計師就要幫忙發想如何把技術層面的東西轉化成使用者可以理解的使用情境,很多時候是藉由影片或是 storyboard 的方式去呈現一個故事。
  • 也做過 Firefox 桌機版瀏覽器的一些功能更新,設計師就要花時間理解這個功能的來龍去脈來做出設計上的決定,並且和國外的 PM 與工程師合作。工作流程上比較像是 waterfall (瀑布式開發),PM 交付給設計師,設計師交付給工程師。
  • 另外像是 Firefox Screenshot Go,一個手機截圖的工具 app,就是從印尼市場的使用者研究,一路到產品的發想、prototype 的製作、使用者測試等等,都是由我們設計團隊負責,是一個很設計導向的專案。
  • 至於 Firefox Lite 2.0,一個輕量版的手機瀏覽器,設計師在這個專案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很特別,算是結合了 PM & UX 的角色,詳細情形我會在後面的第三部分說明,先賣個關子!
A few of the projects I’ve worked on.

Prototyper / UX Engineer 的角色

由於我設計的專長是在執行層面,做 Prototype 以及 User Testing 是我很擅長也很樂在其中的一個設計階段。也因此很多時候我是擔任某個專案的設計師,然後同時支援其他專案 prototype 的製作,有點像是兼職了團隊中 Prototyper 或 UX Engineer 的角色。

當時因為新專案的需求,我有機會選擇去做了全職的 Prototyper,挑戰看看這個新的身份。我覺得可以同時參與多個專案並且做自己擅長的事,好像滿不錯的,自己對於不斷的學習新的設計工具並且應用在專案上也很有興趣。但當時也因為這個選擇,讓我遇到了一些困境…

當時的我身為 Prototyper,每個專案都只會接觸到一小部分;有些可能參與到前期發想的階段,有些可能直接從中間介入,又或者是 prototype 做完測試完後也不知道後續開發階段的狀況,導致對很多專案都是一知半解,也沒有什麼 ownership 的感覺。

The struggle of working only in the prototype phase…

這個過程也讓我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其實是整個專案的開發流程,包含前期的研究到後期的執行以及 iteration (迭代);不斷地從看到問題、提出假設,到設計實驗、驗證假設並解決問題 —— 這種很科學的設計開發流程會讓我很有成就感。也因此,我開始從以往比較專注在學習各式各樣的設計軟體,轉變到多多嘗試接觸不同設計流程的方法與知識,然後再到現在比較注重整個產品脈絡,去了解設計以外的不同 function 在產品開發中所扮演的角色。

UX 設計師的成長階段

我這邊歸納一下我個人認為 UX 設計師成長過程中可能會經歷的轉變:

  • 初期你會需要學很多的設計工具,並且找出自己很上手的工具運用在你的專案中,累積基本的實力。
  • 接著你可能會開始慢慢熟悉不同設計階段可以使用的設計方法,並且能夠很清楚的表達自己設計的脈絡,和不同的設計師合作。
  • 到下個階段,你在乎的不再是有沒有跑完全部設計流程,而是能不能以設計的專業來幫助整個團隊達成產品的目標,成為團隊中的催化劑。

以上純粹是我個人的經驗,如果你是 User Researcher 或是 Visual Designer 可能也都會有不一樣的成長經歷。我推薦大家可以看下面這篇文章: The 7 stages of the design craft。他很詳細闡述了一套設計師在成長的不同階段中所需要的不同技能、不同的思維,以及如何貢獻自己的能力來幫助團隊成長。

Learning #2:更新自我的形象

總結一下第二部分的內容:這個階段讓我體悟到的,就是要思考如何調整自己的形象,並且持續去更新這個形象。簡單來說,就是你希望別人怎麼看你(外在形象),以及你怎麼看你自己(身份認同)。

  • 別人怎麼看自己很重要,因為這會決定你能有什麼事做,如果別人對你的印象就是很會做漂亮的介面,或是做 prototype 很快,那你可能接下來會接收到的專案都是和設計漂亮的介面或做 prototype 有關。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做別的挑戰,比如說想實作使用者研究的部分,那你就必要展現出來讓別人知道、讓別人看到,才能有更多嘗試的機會。
  • 但另一方面,自己怎麼看自己也很重要,因為這會帶給你強烈的動力去成長、去改變。我當初就是把自己的形象定型成了一個會寫程式的設計師、擅長做 prototype 的設計師,而忘記了在設計師成長的過程中,應該要不斷的更新自我的形象,去拓展更多職涯發展的可能性。想要追求專業領域的成長,就必須要持續地去形塑並認同一個更進階版本的自己,同時督促自己要維持在這個身份認同之內。

關於身份認同這個主題如果大家還想瞭解更多的話,推薦可以找《原子習慣》這本書來看,幫助你從改變習慣的角度來了解身份認同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Embracing New Superpowers

從 2017 年開始,Mozilla 台北辦公室致力於成為東南亞市場的專家,想藉由團隊的力量推出一系列符合東南亞使用者需求的手機產品。在這過程中我也參與了一些使用者的研究以及產品概念的提案,甚至飛去了印尼以及泰國當地做訪談以及使用者測試。

Firefox Lite 介紹

Firefox Lite 就是當時在 2017~2018 年推出的其中一個產品,講求的是速度快以及不佔手機容量。而去年底推出的 Firefox Lite 2.0 版本,則是增加了內容服務,一樣是主打新興市場,但講求的是一個大平台的概念,提供一站式的服務,讓使用瀏覽器的同時也可以看新聞、玩網路遊戲、查詢旅遊景點或者線上購物等等,使用者不用下載額外的 App 也能使用到日常生活中可能會接觸到的各類服務。

Taipei Office’s official website: mozilla-next.com

設計師的新能力

為了推出結合內容與瀏覽器的 Firefox Lite 2.0,當時我們每位 UX Designer 都負責了其中一個類別的內容,包含旅遊、購物、新聞以及遊戲相關的內容。這個時候其實我們就是扮演著 UX Designer + PM 的角色,去執行每一個類別裡面的產品規劃以及設計。也因此我們開始接觸到一些之前做 UX 設計時不太會接觸到的工作,舉例來說:

  • 使用 GitHub 做專案的管理,追蹤產品製作進度、排優先順序、做很多的取捨,有時還要幫忙解決工程師所提出的問題。
  • 和客戶討論產品細節以及商業上的合作方式,同時引進法規相關的專業人員來確保新功能是否會違反其他合約。
  • 閱讀大量的數據去分析產品不同環節的成效,訂定合理的目標,並且協助設計 A/B testing 來進一步的改良產品。

如果你是新創公司的設計師,搞不好這些工作你也都接觸過,不過在分工比較細的大公司中,設計師真的不太會碰到這些東西,也因此對我來說這算是滿難得的經驗。這樣的經驗幫助我們更全面的了解產品的需求,能夠綜觀的去考量產品的發展,不僅僅只著墨在使用者體驗的細節而已。

UX Designer→ Product Manager

在 Firefox Lite 2.0 順利推出之後,我們 UX 設計師可以選擇要轉職成全職的 PM 去做產品的規劃,或是回歸本業專注在 UX 設計的部分。我當時選擇去挑戰看看 PM 這個角色,但老實說我完全沒想過自己的職涯發展上會有 PM 這個選項。之所以會選擇試試看 PM 這個角色,其實是因為之前在擔任 UX 兼職 PM 的那個階段,就有發現 PM 除了要有彙整各方資訊的能力,又要有設計、科技、商業等領域的知識,還要有主導事情的能力,總之就是一個很神奇的角色。我覺得這些是我想要培養的能力,也是我目前比較缺乏訓練的,因此算是給自己一個挑戰吧?但必須老實說,我現在也都還在摸索中,畢竟要做好 PM 這個角色真的需要下很多功夫…

My inner UX & PM are constantly debating…

我來稍微講一下從 UX 轉職 PM 有哪些優勢/劣勢:

優勢方面:

  1. 有 UX 的背景能幫助你有更好的直覺去理解什麼是好的使用者體驗,並且能夠順暢的和設計師溝通。
  2. 有 UX 的背景能讓你特別在意使用者的需求,並且很理所當然地會願意持續的去了解用戶的樣貌。
  3. 團隊之間的溝通,也算是 UX 背景的一個優勢,畢竟設計就是不斷的透過說故事的方式來說服別人,和別人溝通。

劣勢方面:

  1. 變成 PM 後要接觸的利害關係人 (stakeholder) 變得很多,包括老闆、客戶、工程師的主管、行銷團隊等等,這些都是之前只做設計時不太會碰到的,也因此利害關係人的管理與溝通會需要比較多時間來學習。
  2. 另外 PM 要顧的是整個產品的各個面向,除了設計之外也要考量到產品整體的運作,誰負責什麼,遇到哪類的問題要找誰求救等等。這種營運相關的知識與技能,也是我目前還在學習的部分。
  3. UX 背景的 PM 通常比較缺乏技術能力,也因此很容易會被工程師挑戰,或是需要花很多額外的時間去理解工程師所遇到的困境,理解工程師做這些決定的緣由。這個部分我覺得只能臉皮很厚的一直不斷的去問問題,並且和工程師們打好關係才行。

Learning #3:為自己職涯負責

總結一下第三部分的內容:這個階段我想分享最後一個體悟,很廢話但是又很重要的一句話:為自己的職涯(生涯)負責。

對我來說,職涯發展其實就是一連串的選擇,而且是只能由你自己做的選擇,你不需要為了符合誰的期待來做決定,或是需要別人的授權,或是需要去跟別人做比較。身為設計師我們常常會拿別人的成就來督促自己,比如說要創作很多的 UI 設計、要參加很多的 meetups、在 Dribbble 或 Instagram 上要有很多的 followers、要寫很多 Medium 的文章或者要成為講師之類的,這些雖然能夠幫助你看到更進階的設計師都在做些什麼或是幫助你拓展自己的職涯,但更重要的還是要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定義,並且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不管好與壞都能夠承擔。

以上是我當時在講座中所分享的內容,大部分的心得都是圍繞在我個人的故事與經驗,其中有很多內容我認為可以更深入地探討,所以如果你有任何問題的話,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討論!

另外,如果你對於我的個人經歷還想瞭解更多的話,不妨收聽一下由 CakeResume 創立的 Podcast 節目《科技職涯》的第二集,裡面我有分享更多我的故事,包含我在求學與轉換跑道的心路歷程、在美國舊金山 AKQA 工作的一些經歷,以及回台灣後在 Mozilla 執行專案點點滴滴,歡迎收聽!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追蹤我的帳號來督促我寫更多文章,也可以幫忙轉貼分享這篇文章,或是純粹幫我拍拍手鼓勵鼓勵也行👏👏👏,謝謝大家~(本文中的人物插圖是利用 Open Peeps 來製作的,很棒的設計工具!)

--

--

Mark Liang

Experience Design Director @KKBOX. Love to create product experiences, share design knowledge and workplace experience. www.youwenli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