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業日誌(3)】職涯角色定位的構築

產品人的本質思考與自我省思

Mark Liang
Nov 13, 2020
Photo by Tim Mossholder on Unsplash

離開 Mozilla 已經過了將近三個月了,又到了透過寫作來反思的時間!自從上一篇邊寫邊摸索出自己現階段的職涯北極星後,我發現自己在找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了關於角色定位的思考。在我上一篇關於職涯北極星的結論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面向所代表的角色不僅限於產品經理,身為一個設計師也多多少少能辦到之前敘述的那些面向,也因此想藉由這篇文章來思考一下自己對於未來職涯發展的想像以及背後的原因。

在不同產業中,做產品的角色這麼多,我自己就接觸過工程、設計以及產品管理等專業,但究竟對我來說做產品/服務/體驗這件事,我在意的本質是什麼呢?有哪些職涯角色是我也能夠嘗試的呢?

當時從工程背景轉換跑道去讀設計的時候,是因為雖然對於技術有興趣,但是更希望能看到的是自己創造的東西被實際應用,把腦中的東西具現化並且解決他人的需求,和素未蒙面的人產生連結。畢竟雖然產品本身的底層還是需要有很多技術能力,但當時在學工程的時候很多技術可能要五到十年才能夠被真實應用,而且關注的事情比較多是關於技術發展的精進而不是立即能夠產生的社會影響力。

💡關於工程師轉職設計師之旅可以參考這篇:
《職涯探索:工程師轉職設計師之旅》https://link.medium.com/LVZoRWlinbb

成為設計師後,由於是非相關科系出生,因此起初是對於學習各種設計理論、設計工具非常感興趣,想用各種方式創造出使用者會實際操作的 Prototype,或是運用設計理論的認知來預期使用者的想法。後來更深入產品團隊後,除了對產出感興趣外,也必須考量到產品團隊中其他角色的需求,也因此感興趣地方包含如何探索出要設計什麼,以及瞭解怎麼樣的流程可以更能夠發揮設計的價值。這個時期關注比較多是在於「不斷的學習」以及「培養創造力」,做出令自己滿意的成果。

轉職成產品經理後,關注更多的是團隊與公司的目標,如何創造一個環境幫助產品團隊的成員能夠有所發揮,並且不斷嘗試建立流程來幫助團隊順利的運作,慢慢培養出一個很會做產品的團隊,並且藉由產品本身來傳達公司的使命感,帶來社會影響力。這個時期對於「創造力」在心中的重要性降低,而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以及「社會影響力」在心中的重要性相對提高許多。

💡關於設計師轉職產品經理的心得回顧可以參考這篇:
《產品經理轉職中:UX到PM的半年回顧》https://link.medium.com/PsytuUkinbb

用本質思考來看,自己對於做產品在意的是創造出能夠讓未來生活往好的方向發展的產品/服務/體驗。我相信好的產品,是可以運用新科技的新用途來拓展使用者的認知以及激發使用者想像出更好的未來生活體驗,讓每個人達成意想不到的目標,藉此為社會創造正向的影響力。

所以,回到關於職涯角色定位的問題:為了達成上述的目標,我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我可以用工程師或設計師的角色化想像為現實,實際參與創造產品的過程;我可以擔任產品經理的角色訂定目標與建立流程,讓工程師和設計師一起協作出好的產品;我可以是設計/產品主管的角色,幫助團隊的角色發揮所長進而提高做出好產品的可能性;我可以扮演產品/設計顧問的角色,幫助各種團隊學習如何運用各種方法來做好產品;我可以是講師的身份,傳達產品設計與開發的經驗和更多人一起學習;我也可以是創辦人的角色,全部自己來做或是去招兵買馬來創造心目中的理想產品。

簡單來說可以分成:

  1. 實際做產品
  2. 營運產品與團隊
  3. 培養自己公司的團隊做好產品
  4. 引導其他公司的團隊做出好產品/做好產品營運
  5. 教導做出好產品/做好產品營運的方法給多個公司的產品團隊成員
  6. 或…全部加在一起 😂
  7. 其他?

這些都是我有熱忱想要培養的能力與將來希望能夠有機會勝任的角色,也因此重點其實不再是自己要擔任什麼角色,真正的本質是要思考如何培養出相對應的能力來,讓自己一旦有機會就能夠勝任這些角色。

盤點目前自己的能力,經驗最多的當然是實際做產品這件事,雖然實作方面之後職責上可能會越來越少,但是還是要保有判斷能力知道什麼是好的設計,知道在實作之前該如何問問題,找出各種解決方式。

營運產品團隊以及培養團隊的能力則是我目前比較積極想培養的部分,有點像是繼續培養產品經理相關的能力之外也要多訓練一下未來如果擔任管理職所需的軟實力。

顧問或是講師角度的發展比較像是累積了一定學識之後可以在工作之餘發展的方向,有機會的話也會持續嘗試來擴大影響力。

至於創辦人的角色,我自己是認為一生之中應該要體驗過一次,不管是開店還是創立公司,但現階段來說還沒看到適合的題目或是維持營運的方式,就先慢慢累積經驗再說!

那還有沒有其他相關的角色可以達成我的願景呢?我相信一定還有只是目前還沒想到,畢竟上述只是用我有限的經驗列出的既有選項,環境和產業變化也都可能促成新的角色來達成這些任務,就像三十年前根本還沒有 UX 這個職稱一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

目前我能做的大概就是盡可能地去思考未來社會需要的角色會是什麼,有機會就去累積相關經驗,同時調整自己想發展的方向慢慢前進。職涯的發展過程也不忘要回歸自己想做產品的本質:

我希望透過自身的能力以及擅長的領域(科技/產品/服務/體驗),來讓更多好的產品進入我們的日常中,改善未來的生活。

總歸一句:

We’re here to put a dent in the universe.

—Steve Jobs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追蹤我的帳號來督促我寫更多文章,也可以幫忙轉貼分享這篇文章,或是純粹幫我拍拍手鼓勵鼓勵也行👏👏👏,謝謝大家~

--

--

Mark Liang

Experience Design Director @KKBOX. Love to create product experiences, share design knowledge and workplace experience. www.youwenli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