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與通才的抉擇

通往資深產品設計師的發展路徑與技能累積

Mark Liang
7 min readSep 29, 2023

你好!這是我個人十年職涯回顧的系列文章之一,預計共會撰寫 10~20 篇文章來檢視不同階段的職涯歷程;如果有興趣了解後續更多的設計職涯相關主題,歡迎追蹤我或拍手鼓勵👏👏👏,敬請期待!

前言

在 2015 年以 Product / UX Designer 的角色加入 Mozilla 時,由於自己擁有寫前端程式的能力,用網頁形式製作了不少擬真的 Prototype 來做體驗提案的示意以及使用者測試;當時也有跟著資深設計師跑各種設計流程,或是自行接手一些較小型的專案,專注在設計執行方面的能力累積。在 Mozilla 的前三年中,其實並沒有太多職涯發展的想像,只知道在這樣的環境下能持續發揮自己的強項,擁有成就感的同時也覺得工作算是滿安穩的。直到身邊同事們開始有些職等上的變化後,才意識到自己並不知道若要繼續發展成為資深設計師,能力與經驗上還缺少些什麼。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回顧一下我當時遇到的抉擇,並探討在通往資深設計師的路上,究竟在技能與經驗方面是成為 Specialist (專家) 還是 Generalist (通才) 比較吃香?先直接說結論,我認為以 Product Designer (產品設計師) 這個角色若要往資深發展勢必要變得比較像通才,但也不是說專家就無法成為 Senior Designer,我後面會再詳細說明原因以及給初中階設計師的一些具體建議。

Junior 到 Senior 常見的區別

在探討專家與通才的抉擇前,要先來簡單了解一下 Junior 到 Senior 之間常見的區隔,才會比較好瞭解我前言所提到的結論。我自己對於資深產品設計師的想法大概如下:

資深設計師通常會有成為專案主要負責人的經驗,參與規劃與決策並經歷完整專案流程,另外也可能在不同的專案經驗中有機會指導其他設計師;資深設計師身上往往有多個專案同時進行,因此需要能夠做好自我管理與優先序的安排;除了擔任專案的負責人外,在設計團隊中資深設計師也能貢獻更好的設計方法與流程來幫助團隊有效發揮影響力,專案執行之外也有餘裕多做一些跳脫專案的思考。

這些只是先大略帶過一些資深產品設計師該有的經歷與責任,之後我會再針對這個議題更完整的寫一篇,並搭配我近期在擔任主管時所構思的設計職能框架來一起做分享。

Specialist 專家或 Generalist 通才?

那麼專家與通才對於成為資深產品設計師有什麼差異?從上面關於資深設計師的敘述,可以發現這個角色需要擁有對完整專案的掌握度,而非限於流程中的某個環節而已,並且在參與專案規劃的過程中必須熟知與不同角色的合作方式,而非只會和設計師協作而已。總合來說,資深產品設計師會是一個多技能、擁有 Ownership 且視角較廣的一個角色,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認為以產品設計師的角色,成為通才要往資深發展會比較吃香,但若是想成為資深視覺設計或是資深研究員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我想先來看一下 Specialist 專家 & Generalist 通才各自的優劣勢再來詳細解釋。

專家 / Specialist / T-Shaped 設計師的發展

我在 Mozilla 時前三年做的專案很多都是特定環節而已,專注在偏後期的設計執行以及 Prototyping;我也曾考慮過假設繼續往專家發展,可能會以 Prototyper 的定位再去加強程式的能力,變成 UX Engineer 之類的角色。

  • T-shape 設計師的優勢包括角色定位明確,只要是這個領域相關的事情一定都會經過自己的手,也可以運用這個能力同時參與不同專案,好好發展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成為專家型的人物。
  • 劣勢則在於往後發展的路較窄,以及對於專案的 Ownership 較少,畢竟只是參與特定環節而已,另外也有可能一直在做類似的事情而挑戰性漸漸變小。

通才 / Generalist / Comb-Shaped 設計師的發展

在把自己重新定位成通才的那年,我開始參與從零到一的專案,和研究員一起做訪談與測試、協助規劃概念發想的流程、任務優先序地安排等。雖然還是時常會運用到自己 Prototyping 的能力,但視野更廣了一些,也更知道帶領專案要注意的細節。(可能也造就後續轉職成了 PM 的角色?)

  • Comb-shape 設計師的優勢包括專案掌握度較高,能夠自豪的說這個專案是我一手帶起的,並且能熟悉不同環節的設計方法,以及和不同設計角色、PM、開發人員等協作。在給予設計回饋時也較能以更宏觀的角度去建構觀點,幫助自己在設計執行前有更多的思考。
  • 劣勢則在於當你什麼都能做時,也會造成沒有什麼事是非你做不可的,代表主管在安排專案時可能也不容易找到適合的,變成一個蘿蔔一個坑;另外參與完整專案的過程中也會遇到比較多難以抉擇的時候,或是需要和不同單位喬事情的時候,各種溝通也容易造成心有餘而力不足,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創造價值。

你可能會好奇,究竟怎麼發展更能累積資深產品設計師該有的技能?專家與通才各自都有優劣勢的情況下,我其實會建議綜合型的發展,具體發展的順序大致如下:T-Shaped → Comb-Shaped → T-Comb Hybrid

T-Shaped → Comb-Shaped

對於一個初階產品設計師來說,根據你的學習背景通常會有一項比較擅長的設計技能,比如說平面設計背景的產品設計師可能視覺能力較突出,同時專案經驗較少所以很多設計技能都是初步在嘗試中,因此會從初期的 T-Shaped 慢慢往 Comb-Shaped 發展,並且在摸索的過程慢慢發展出自己感興趣的環節。

Comb-Shaped → T-Comb Hybrid

當要往資深產品設計師的角色發展時,會被期待各項設計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與實際經驗之外,也會需要有一個領域是你深耕已久無法被取代的,來確立你在團隊內的角色定位,這時你就成為了所謂的 T-Comb Hybrid。設計師大多是專家型的人物,同樣是設計師有些人擅長研究領域,有些人流程思考能力很強,也有些人很精通於用視覺的方式溝通概念;但在成為資深產品設計師的過程中,你需要視野更廣的技能組合來幫助你和不同團隊協作、用更多切角解決問題、適應產業的變化以及規劃面對未知時的策略,因此 T-Comb 的綜合會是更佳的策略。

簡單來說 T-Comb Hybrid 的角色有以下三點優勢:

  1. 問題解決能力:運用擅長領域的專業知識外,也能整合與探索更多跳脫框架的解決方式。
  2. 適應力強:面對產業快速的變化包括工具與設計方法等,不依賴特定能力時更能保有職涯發展的彈性。
  3. 有效的協作:綜合型人才能扮演通才與專家的橋樑,促進團隊不同角色的協作進而引導出更多的創新。

總結來說,專家與通才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並非二選一的抉擇,對於產品設計師來說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線才是重點,雖然我建議從 T-Shaped 往 Hybrid 的方式來邁向資深產品設計師,但也許你更堅信匠人精神十年磨一劍成為特定設計領域的頂尖專家,又或者延續產品相關的技能而轉職成了 Product Manager,這都取決於你個人的選擇與職涯目標。在寫這篇時剛好也看到 Facebook 上有篇文章納入「獨立貢獻者」與「管理職」對於通才與專家發展的交叉觀點,自己滿有共鳴的也推薦大家去閱讀看看,從不同人的觀點來形塑出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路線!

預告下一篇的主題:成為資深設計師後如何發揮影響力,敬請期待!

謝謝你的閱讀!我目前工作之餘有提供職涯諮詢的服務,無論你是有意往資深或管理職發展的設計師,或是新晉主管不知如何面對領導設計團隊的挑戰,又或者是想轉職進入到設計產業的人,我希望能藉由自己的經驗來提供專業的引導與支持,幫助設計師們更有信心去面對各種挑戰 🙌

🌐 網站:https://mentor-mark.webflow.io/
🗓️ 直接預約諮詢:https://cal.com/mark-liang/mentorship
👤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in/mark-liang/

--

--

Mark Liang

Experience Design Director @KKBOX. Love to create product experiences, share design knowledge and workplace experience. www.youwenli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