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選擇成為設計師?

重新探索設計思維在我人生旅途中所帶來的嶄新觀點

Mark Liang
Aug 11, 2023

你好!這是我個人十年職涯回顧的系列文章之一,預計共會撰寫 10~20 篇文章來檢視不同階段的職涯歷程;如果有興趣了解後續更多的設計職涯相關主題,歡迎追蹤我或拍手鼓勵👏👏👏,敬請期待!

前言

最近剛好看到九年前自己曾經分享剛畢業於設計學校後對於「設計」的解讀與學習 — the methodology of bringing products to people. 現在回頭來看本質其實並沒有差太多,一樣認同設計時常是運用一些方法來帶給人們理想的產品體驗;比較不同的是在經歷了職場的磨練後,學習更多對於設計角色在工作場域的抉擇方式與應變能力,以及認知到設計是可以帶出更多元的價值。不過這不是本篇的重點,相關細節也許在之後的篇章會聊到;這篇想要探討是我在成為設計師前的經歷,以及它如何持續影響著現在的我。

三年前我曾經分享從工程背景轉換跑道成為設計師的旅程,講述著我思維上的轉變與設計角色的成長曲線;這次的回顧我想更深入探究我過去的成長經歷與心態,從蛛絲馬跡中找尋不同時期對於個人特質與技能的認知,藉此來了解自己在核心價值觀上與設計師身份的關聯性;也許就能解答我為何選擇成為了設計師,以及設計這個角色究竟帶給我什麼樣的啟發。

如果你正好在轉職成為設計師的過程中,又或者是剛進入設計產業,推薦你繼續看下去,也許可以帶給你一些靈感與反思!

大概和很多設計師一樣,我小時候也很喜歡畫畫、總是當學藝股長、設計班服以及畢業紀念冊等;還記得暑假常常在家畫圖就畫了一整個下午,任何主題都會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詮釋一番,像是畫四驅車、神奇寶貝(現在叫寶可夢了…)、各種動物植物等。繪畫方面我發現比起發揮創意,自己更擅長的是模仿,能夠把東西觀察入微然後一筆筆復刻出來。的確自己在創造力方面是比較守規矩:拼樂高只會照著說明書走、擅長拼拼圖這種有明確終點的活動、喜歡有正確答案的題目;雖然性格使然沒有培養出天馬行空的發想能力,但也相對特別喜歡找答案,喜歡去理解事物的架構與運作的原理,來驗證自己腦中的想法。回頭來看,比起如藝術家般的揮灑創意,自己更傾向結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於美感追求的執著,只是當時還不曉得有設計師這個職業。

快轉到大學期間,我就讀的是電機工程學系,雖然是二類組但自己對於生物、心理學等學科還是很感興趣,可能也是想要更理解自然世界與人體大腦的運作;反而剛開始學寫程式非常的痛苦,要學習很多抽象的概念或是用複雜的演算法來完成任務。在電機領域我後來找到興趣的部分是在於多媒體相關的課程,這些課程有更多機會看到程式實際發揮的效果:當時做了用 Wii 搖桿控制 VR 空間的魔術方塊,也用了嵌入式系統復刻了俄羅斯方塊的遊戲等 (印象中其實都是把別人做過的東西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整合在一起)。

這讓我理解到自己雖然喜歡探究科技相關的知識,但感興趣的其實是科技的應用層面,包含人與科技之間的互動,以及如何運用科技做出讓別人覺得驚艷或有趣的作品。

在大三的那一年,我陸續接觸到一些改變我日後發展的契機;總是拿著素描本紀錄想法的我參與了系學會與學生會的美宣相關工作,從視覺設計的角度逐漸熟悉設計的流程與思考方式,包括如何規劃版面的配置、如何拿捏視覺的平衡感、如何透過整體的調性傳遞訊息,以及考量到設計的使用時機與受眾等。同一年我也加入了創意創業學程,接觸到廣告設計、藝術行銷、創新創業等領域,發現設計的思考方式在多元的領域中也適用。但真正認知到 ”Design Thinking” 這個詞,是在 2011 年初參與了不一樣思考社當時的一場工作坊,一步步體驗到設計思考從 EmpathizeTest 的具體流程,也讓我重新理解設計,進而從視覺設計切入到體驗設計的領域。很快的自己一股腦兒開始研究如何繼續鑽研設計領域,讀了很多關於 IDEOd.school 的文章,當兵期間也看了《設計思考改變世界》、《決定未來的十種人才》等書籍,突然有一種自己的特質與專長可以有發揮之處的感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

開始運用設計思考後,我產生了一個新觀點:「任何事情好像都有機會找到更好的作法」,也讓我想到 Steve Jobs 這句影響我很深的名言:

“Everything around you that you call life, was made up by people that were no smarter than you”

突然覺得自己好像能夠透過具體的思考流程來創造更好的可能性,每個遇到的問題都想要用設計思考來試試 (獲得了一個神奇錘子的感覺?) 我想這可能也是我到現在還是很喜歡設計師這個角色吧?

彙整前面故事中提到的一些線索,我認為自己成為設計師的旅程中,底層邏輯都是一致的:「針對特定對象,透過問題的理解與分析,提出更有價值的解決方案」,這也呼應到最前面提到的 people, methodology, product 的架構。對應到我現在設計主管的角色也適用:「針對設計團隊在公司扮演的角色,我需要透過現況的分析與對於公司發展目標的理解,找到幫助團隊成員持續發揮價值的方法」只是在擔任不同角色時擅長發揮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手段會因應改變。

總結來說,我喜歡看到自己的想法被實現並且實際幫助到他人、喜歡探究事物背後的原因與脈絡、喜歡整合自己學習到的各項技能來創造價值。講到這也應證了我一直以來的一個觀點:對我來說設計師已經不再是一個職稱而已,它代表的是一種思維與角色認同,任何願意發揮自己的專長來改變世界的人,都可以稱作是 “Designer”

最後想給看到這裡的你幾個提問:

  • 你最初接觸到設計的契機是什麼?
  • 你還記得自己成為設計師的初衷是什麼嗎?
  • 設計師的角色對你來說是什麼?

預告下一篇的主題:國外求職/面試之甘苦經驗談,敬請期待!

謝謝你的閱讀!我目前工作之餘有提供職涯諮詢的服務,無論你是有意往資深或管理職發展的設計師,或是新晉主管不知如何面對領導設計團隊的挑戰,又或者是想轉職進入到設計產業的人,我希望能藉由自己的經驗來提供專業的引導與支持,幫助設計師們更有信心去面對各種挑戰 🙌

🌐 網站:https://mentor-mark.webflow.io/
🗓️ 直接預約諮詢:https://cal.com/mark-liang/mentorship
👤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in/mark-liang/

--

--

Mark Liang

Experience Design Director @KKBOX. Love to create product experiences, share design knowledge and workplace experience. www.youwenliang.com